今天的主题是由文思慧达论文查重系统讲诉论文写作的那些事:
论文写作选题题目和思想观点的语言风格确定之后,随之而来的任务便是如何设计建构论文写作材料内容的语言风格。论文写作材料内容的语言风格特征,即论文写作材料内容的语言风格特性;它反映着论文写作材料内容的语言风格特点,是其区别于其他文体写作的又一重要标志。论文写作材料内容的语言风格特征,主要由以下_5个方面构成。
1、丰富详实的材料语言表达
论文写作,除了理论形态建构之外,便是材料的支持运用。材料堪称论文写作的血肉,没有丰富详实的材料,论文不仅会沦为空洞干巴的筋骨,而且难免导致空乏议论的苍白虚假论述。论文写作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论文写作的材料语言。论文写作的材料语言表达,体现着论文写作的重要语言特色和取向功能。丰富详实的材料语言,可谓论文写作语言必不可少的元素。丰富详实的材料语言表达,指的是论文写作所使用材料的语言表述,既全面又切实。它要求,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语言必须既丰富多彩,又详实可考,富有典型性、权威性和较高的使用价值。在这方面,题为《<新菩萨经>、<劝善经>背后的疾病恐慌一一一试论唐五代主要疾病类型》一文①,提供了有益借鉴。从该文题目可以看出,这篇论文的主旨是,基于《新菩萨经》、《劝善经》两部古代典籍,分析唐五代的主要疾病类型。这就勾起了大量无神论者和专业读者的疑问和好奇心:即唐五代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疾病,它们同现代的疾病类型有着怎样的关联。其题目之新颖醒目,不失为一大亮点。
2、鲜明有力的内容语言阐发
鲜明有力的内容语言,即表述生动鲜活、明确无误、强劲给力的内容语言。它是论文写作内容语言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鲜明有力的内容语言,就无法保证语言的质量,因而也不可能充分阐发论文的思想观点。鲜明有力的内容语言阐发,即个性鲜活明确强劲有力的内容语言阐释。它规定,在论文写作内容的语言选择、排列组合、创建论释方面,必须高度鲜明生动,强劲给力,能够最充分恰当地阐发论文的内容体系,尤其是思想观点,从而为论文的立论、驳论发挥出应有的语言积极效能,释放出应有的语言正能量。
德国诗人歌德曾指出:“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材料之后,能把它加以
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问题。”法国作家福楼拜则提出一个著名的语用观点: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了这个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决不要利用蒙混手法,即使是高明的蒙混手法。这就是著名的最佳“一词说”,亦即最优化的遣词理论。以史为证不失为鲜明有力的内容语言阐发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一篇题为《<伯夷列传>中的公正理念和永恒理念》的论文,该文为了证实中国主要是通过《伯夷列传》来凸显五千年文明中公正理念、永恒理念观点的。它引述了《太史公自序》的一些语句:一是孔子作《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己矣”,“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二是自信自己能够继承圣业:“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文章突出表明了作者观点的正确科学性。需要注意的是,用语详实并不是事无巨细地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阐释。对文章的衔接和理解有着重要作用的内容,需要进行详细确切的论述,而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则应当毫不留情地舍弃,确保内容语言阐发高度鲜明有力。
3、材料内容语言位序安排恰当
现代系统论表明,在要素确定的情况下结构可以直接影响系统功能。当结构优良即构功能大于“零”时,系统功能则大于各孤立要素功能之和;当结构形同虚设即构功能等于“零”时,系统功能则等于各孤立要素功能之和;当结构低劣即构功能小于“零”时,系统功能则小于各孤立要素功能之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三个臭皮匠,赶上一个诸葛亮”,“一个和尚提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垃圾是放错位置的黄金,黄金是放对位置的垃圾”,“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英雄无用武之地”,以及1+1>2,1+1=2, 1+1G2现象,均分别说明了结构对于系统功能的重要作用。同样,论文材料内容语言,如果位序安排恰当,则如鱼得水、似虎添翼、相得益彰,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而材料内容语言安排不当,则轻者会无足轻重、可有可无,重者则因位害意、因序致畸。材料内容语言位序安排恰当,即材料内容语言的前后定位次序安排恰切适当。它要求,材料内容语言位序安排须根据论文选题题目和思想观点的需要,以及材料内容语言自身的特点,最恰切适当地安排其材料内容语言的先后位置次序,力争尽可能地使其发挥最佳作用、最大积极效能。
4、哲理文采语言个性突出
哲理文采语言个性突出,这是本文的又一个创新之点。论文,顾名思义它本是具有哲理论证性和文采特点的华章。“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②论文写作的语言风格,理应在具备其他相关材料内容的语言风格特征的同时,哲理文采并茂。然而,由于一些偏见和误解,不少作者对于论文的哲理文采尤其是文采,却往往忽视。在一些作者看来,除哲理之外,似乎论文与文采无关,文采只是文艺
写作的语言专利,一般论文写作毋庸涉及。其实,此种观点大谬不然。文采,不仅是文艺作品的语言特色,而且也应是一般论文必备的语言风格。如果说语法重在求“通”,逻辑重在求“对”,修辞重在求“美”;那么,文采则重在使论文写作的语言锦上添花、生动活泼、意味深长,更富感染力。可以说,古今中外所有脍炙人口的经典论文,其语言风格,都必定是深刻优美的哲理文采语言与新颖独到的思想观点语言、丰富详实的材料内容语言、恰如其分的结构形式语言的高度统一。论文写作的语言,亦应像其他文体写作的语言那样,具有“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北宋文学家颜之推则将包括论文等所有文体在内的文章,比作万物之灵的人体:“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著名文艺评论家朱光潜先生,十分感慨地说道:“修辞学家们说,在各种文章风格之中,有所谓‘零度风格’C Zero style ),就是纯然客观,不动感情,不动声色,不表现说话人,仿佛也不理睬听众的那么一种风格。据说这种风格宜于用在说理文里。我认为这种论调对于说理文不但是一种歪曲,而且简直是一种侮辱。说理文的目的在于说理,如果能做到感动,那就会更有效地达到说服的效果。作者自己如果没有感动,就绝对不能使读者感动。”
③可以说,我国的经典论文宝库中,《周易》的《乾文言》、《坤文言》、《系辞上》、《系辞下》,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天下篇》、《齐物论》、《逍遥游》,孙武的《孙子兵法》,韩非子的《五蠢》,孟子的《告子上》、《告子下》,管子的《牧民》,荀子的《劝学》、《王制》,子思的《中庸》,曾参的《大学》,诸葛亮的《隆中对》,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等;西方论文佳作中,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阿基米德的《论杠杆》、罗丹的《艺术哲学》、高尔基的《论文学》等,现代以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量代表性论文,无一不是哲理文采语言的典范。就连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改变人类历史前途命运的论文《共产党宣言》,爱因斯坦的轰动全球的成名之作长篇论文《相对论》,也概莫能外。《共产党宣言》开头,即运用了修辞学的比喻手法写道:“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中间,则以辛辣的笔触,浓墨重彩地写道:“封建的社会主义,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恐吓;他们有时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又尖刻的评论刺中资产阶级的心;但是,他们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粮袋当做旗子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文章的结尾,则以惊雷般的呐喊发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以极具哲理文采的语言,将深奥莫测的相对论的精神实质作出生动易懂的解释:“当你陪一个美丽的姑娘坐上两小时,你会觉得好像只坐了一分钟;当你坐在炙热的火炉旁,哪怕只坐上一分钟,你会感觉好像是坐了两小时。这,就是相对论。”“相对论”认为,“任何物体的运动都不会超过光速”,“时空可以弯曲”,且能够“相互转换”,“运动的尺子可以变短,运动的时钟能够变慢”。此类案例,不胜枚举。 哲理文采语言个性突出,指的是论文写作所运用的语言,既富有高深的哲学理论意蕴,又颇具文学韵味色彩。它规定,在写作过程中,论文语言的选择、组合、创造、运用,一方面必须上升到哲学高度,善于运用哲学理论语言描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而又恰当地运用富有文学色彩的华美语言,力求让论文内容既博大精深,又深入浅出、奇妙无穷。
5、用字遣词造句意蕴丰厚活泼多样
对于用字遣词造句问题,唐代文学家韩愈认为,“辞不足不可以成文”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认为,“言以载事,而文以言饰”②;南朝文人钟嵘在其《诗品》中倡导“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同时代的文论家刘瓣认为,“文辞气力,通变则久”③;高尔基强调,“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④。大凡优秀论文,其写作材料内容的语言风格,除了上述4个方面的特征之外,还具有用字遣词造句意蕴丰厚活泼多样的突出特征。用字遣词造句意蕴丰厚活泼多样,即用字恰当、遣词自如、造句合理、寓意深刻、情感丰满、生动鲜活、变化多端。它要求,最主要的须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注重字词句的大量积累和精心选择,灵活妙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国现代作家秦牧在《词汇的海洋中》一文指出:“一幅精妙的彩画或者刺绣,它的颜色所以那么逼真,原因之一,是由于画家或者刺绣者的颜料和丝线的色彩是异常纷繁的。”将抽象的概念和深刻的道理,以立体感而不是平面感、动态的全方位的而不是静态的片面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必须依靠字词句的大量积累和精心选择、灵活妙用,力求达到“多一个嫌多,少一个嫌少,换一个不妥,变一下位置不行”的恰到好处、妙如其分的最佳语用效果,使用字遣词造句意蕴丰厚到极致。二是,生动活泼、丰富多样。即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语式尤其是句式,以求达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感人功效。茅盾曾说过,“造句技术要点”就是把一连串的句子组织得“严密而多变化”。“严密”,是指句子要有逻辑性,通顺达畅;“多变化”,即句子富于变化。现代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按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按声调,可以分为重音句、轻音句,亮音句、暗音句;根据句型,可以分为单句、复句;从意蕴功能,可以分为重点句、一般句、附带句;由句子成分、构成结构,可以分为单字句、多字句,单词句、多词句,主谓句、动宾句、定语句、状语句、补语句,并列句、从属句、交叉句、因果句、总括句;依长短形式,可以分为短句、长句、句群;从句式工整性,可以分为整句、散句;从句义,可以分为褒义句、中性句、贬义句;由变化形态,可以分为常式句、变式句、奇异句、新创句等。不同的句式,具有不同的韵味作用和表达效果。如果一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一种句式,一个腔调,未免枯燥乏味。只有活泼多样,句式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并且能够寓变化于整齐之中,才能达到看起来赏心悦目,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想起来意味深长,忆起来回味无穷,文采飞扬,辞著华章,锐不可挡的视觉、听觉、感觉、知觉冲击力和神奇梦幻般的美学表达效果与意境。
来源文思慧达论文检测系统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