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论文检测严谨,提升科研水平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基础理论学习深化、升华的重要环节。但是,要注重论文检测抄袭现象,打击学术不端行为。

环境工程作为应用性强的工科专业,其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相关的设计、实验、计算、绘图、分析讨论和论文撰写等工作,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随着近年来创新意识的提高,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日趋重视,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近年来对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指导实践,探讨一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行的优化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科研能力.

学生整体科研水平较弱。集中体现在以下两点:

①文献查阅能力不足,在进入毕业设计之前,本科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较少接触科研论文,没有学习过如何查阅文献。且抄袭其他资料,一下就被文思慧达论文检测系统查出来了,本校少数学生在大二或大三期间,通过参与专业老师的科研项目对科研论文有少许了解,对研究领域有了初步认识。但大部分学生较少接触相关研究,不懂得如何使用数据库和关键词进行科研论文的检索,对专业老师的研究领域所知甚少。计算机的普及使学生更多依赖百度等网络搜索工具,搜到的多是网络文章和新闻稿件等,很难有效地查询到所需的科研文献,获得的信息科学性较差。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指导教师通常会为学生提供几份相关文献作为参考,但文献查阅能力的欠缺直接导致学生无法进一步扩展。没有足够有效的文献阅读量,限制了学生对毕业设计题目的理解和整体把握,遇到问题时不能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寻找答案,学生过于依赖老师而不能独立思考。这些情况就造成了师生两方事倍功半的结果,老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打消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能体现毕业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文献阅读能力不足导致的另一后果就是论文口语化严重,语句不通顺,表达不清楚、不严谨,不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讨论分析。

②实验能力有待提高,实验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普通存在动手能力较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情况,这可能是“90后”大学生的通病——高分低能。在毕业设计的实验环节中,学生操作较为松散,不能保证数据的精确度和重复性,人为误差较显著;遇到实验过程中的失败状况无法解决,大多求助于老师。这是平时的实验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造成的。本校环境工程专业设置了《环境监测实验》、《无机化学》和《环境工程实验》等实验类课程,紧随理论课程的学习,以便学生能够强化巩固。但这些课程大多没有得到学生足够的重视,这一问题在平时的实验课程中就有所体现:对于刚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如离子色谱、气相色谱的工作原理、生化需氧量(COD)的意义等,只有少数同学能够回答清楚;对于某些实验步骤不明白其存在意义,缺乏探究到底的主动性,以实验结束得到实验数据为万事大吉,有敷衍交差的心态;有些学生基本的仪器操作技能也存在问题,如滴定实验的正确操作、显色终点的确定,这都直接影响着实验数据的准确,也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在短暂的实验课教学中,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很难得到充分训练,以致在面对毕业设计中未知的分析实验时无从下手。实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目前学生实验能力的欠缺提醒专业教师应在日常学习中加强相关训练,为学生提供科研氛围,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我们定要加强论文检测严谨,提升科研水平的事情刻不容缓。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