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查发现影响我校文科类专业毕业论文检测质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就业压力影响毕业论文检测的质量。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66.43%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大,无心认真做论文。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很大压力。我校文科类毕业论文的撰写安排在大学生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学期,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无心认真做论文,而已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由于毕业论文与就业不挂钩也没有动力撰写论文,所以导致毕业论文检测质量不合格。
1.2选题一般,缺少创见选题是写好论文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论文检测的质量。
根据统计结果,82.31%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检测的质量与论文选题有关。41.52%的毕业生在选题时都是从大众化角度出发,盲目追逐一些热点,一哄而起,论点的提出、论证以及结论往往会囿于他人的观点,在学术价值上也就难有突破和创新。
1.3毕业论文撰写时间短,难以保证论文检测质量。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70.3%的毕业生认为为确保论文检测的质量,论文撰写时间应在8周以上。虽然我校文科类毕业生选题时间定于大四上学期,但毕业论文撰写时间只有大四下学期6周时间,这段时间与毕业分配基本同步,毕业生因忙于找工作而推迟返校时间,做论文的时间往往不足3周。因此常出现调研性质的论文无法开展,撰写论文时东拼西凑、甚至抄袭的现象。
1.4部分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检测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有50.02%的学生认为指导教师在他们论文撰写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指导。30.97%的学生反映指导教师对他的毕业论文修改次数不足3次,而85.96%的学生希望指导教师能对他的毕业论文修改3次以上。
由于我校毕业论文淘汰率低,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课堂教学,轻视毕业论文指导的倾向。责任心较强的教师会按照选题、拟定提纲、提供资料、批阅初稿(二稿、三稿)、定稿的完整程序进行指导和论文检查。而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则等待学生来找,学生不找也就不管不问,在论文撰写期间对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去做不予理会,学生的论文拿来一遍就成,没有中间的反复修改环节。
1.5学院、教研室在毕业论文检测工作管理上缺乏具体的管理措施。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65.17%的毕业生对学院、教研室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过程中的组织工作感到不满意。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一般都由学生选题后,再选定教师,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单线联系。学院、教研室缺乏督促教师认真指导、师生定期交流、论文审阅的机制,致使毕业论文检测的撰写工作流于形式,管理工作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