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慧达论文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

科技论文初审是科技期刊编辑根据办刊方针、报道范围、选题方向、栏目特色等对来稿进行初步审读、筛选和评判的环节,是对文稿的学术价值、行文规范等进行考量和评价的过程。目前,期刊出版界对稿件查重查新,基本沿用的是题名、作者名、作者单位、主题、关键词检索的单一查询法,例如,审摘要、审引言、审重要信息点、审结构、审公式等方法,而文献采用的融入阅读技巧、内容呼应对照审读的交叉检索项的组合模式,也是基于单一查询的基础,需耗费大量精力、时间反复查询,并不能确保查询的全面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因此,为有效帮助编辑快速查重查新、考量稿件质量,提高初审的效能,缩短审稿周期,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有必要开发一种能进行全文快速比对的论文检测软件,作为初审的辅助工具。学术不端文献检系统(文思慧达)于2016年底应运而生。

初审时将待测来稿的电子文档上传至该系统,只要被测文稿与比对数据库中的文献存在相同句子,即标红显示,在检测结果中列表显示被测文稿与比对库中哪些文献有雷同,雷同字数、字段长度,文字复制比,雷同文献的作者、来源、发表时间等,还可生成检测报告为编辑判断抄袭、伪造、剽窃、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依据。检测从上传至结果显示,用时数秒,快速、准确。该系统一经推广使用,即引起社会各方的强烈反响,褒贬不一。

为充分利用文思慧达系统辨别学术不端文献的能力,提高科技期刊编辑使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进行初审的效率,结合审稿实践,探讨并提出关于使用文思慧达论文检测系统进行稿件初审的建议。

1、建议制订抄袭剽窃的判别标准和规范化的学术写作指南

文思慧达可以快速提供被测文献与其他文献的雷同比例,但是这一比例究竟多大才可界定为抄袭?目前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和具体的规定,我国法律法规也未作出明确释义。各编辑部使用时主要依据对学术写作规范的理解与把握自行制订的判断指标。有的规定“一篇论文中10%内容与别的文献雷同,即视为抄袭”;而有的规定“雷同比例达20%为抄袭”;对于“论文明显拼接,虽均进行引证标注,但原创观点基本没有”,有的认定为抄袭,有的则认为还不足以构成抄袭,只能算“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使判别有章可循,避免出现争议和混乱。

我国目前没有一个通用的学术写作规范标准文本,许多学者不清楚学术写作规范到底有哪些,论文撰写多数建立在零散的学术写作规范认知基础之上,恐怕就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亟需制订规范化的学术写作指南,对学术写作的各个细节,包括如何标注释,如何引文,甚至对人名、地名、标点符号的使用作出严格规定。建议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教育部,会同国内有影响的学术出版机构、学术界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资深编辑与出版人进行研究,将业内公认的一些原则性学术写作规范形成有案可查的标准,便于规避与鉴别学术不端行为。

2、建议使用文思慧达论文检测系统时遵循2项原则

2.1 参考原则

如前所述,文思慧达论文检测系统通过比对,能够快速发现文字雷同的部分并标红,也可提供已发表论文的全文比照及文字复制比例;但编辑不能仅仅将这一结果作为稿件取舍的唯一标准,还需将检测结果作为参考依据,进行具体分析,仔细评判。因为检测系统虽能做到一些人力所不能及之事,但毕竟是机械地将文字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是学术不端及学术不端的程度还是需要人力求证。比如,笔者在初审时发现某篇论文中引用的文字在多篇期刊文章中找到了原文,而有些期刊文章均与该文引用了同一本专著,作者提供了参考文献原件核查,确系大家普遍采用的试验原理,这显然是个巧合,若简单地将之“正法”则是不妥的。

2.2 保密原则

众所周知,学术界的现行考评机制产生了不良的评价导向,造成了学术研究的泛化,致使学术的“泡沫化”和学术不端现象愈演愈烈。无论是教学、工程、研究、卫生系列还是经济、管理系列,上至大学教授、研究所研究员,下至幼儿园教师、农技员和乡镇医生要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均需开展科研和撰写论文,仅仅立足本职工作谈体会、写心得是不够的,要求有研究成果并要在正式的、“国家级”的、核心的甚至是国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另外,研究生毕业要撰写论文,高校岗位聘用和年终考核也要有论文发表。学术研究的泛化和考评机制在职称、课题评审时采用量化指标致使很多人为发表而写论文,论文数量不够,就拼凑、抄袭、重复发表,编造或挂靠他人基金项目、同一课题组人员或不同协作单位人员写雷同主题内容的论文等,甚至不惜花重金雇枪手、买版面。

据调查,全球科研学术不端行为比较普遍,中国科协2009年7月10日发布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43.4%、45.2%和42.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和一稿多发现象相当或比较严重,认为侵占他人成果现象相当或比较普遍的比例更高达51.2%。过半数(55.5%)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1种学术不端行为”。大多数科技工作者认为种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有作者学术道德缺失和急功近利、学风浮躁的原因,更主要的根源还在于量化的评估体系。

一篇尚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涉嫌学术不端比之诸多已存在尚未被揭露的学术不端行为,其对学术环境的危害范围要小,且随着论文的不能发表而终止,作者也享受不到造假带来的利益。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将其检测结果予以公开,会给作者带来名誉损害,使其蒙受不利影响,有失公允;因此,对期刊来稿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其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作者本人,提醒和警示作者改正,但不宜公之于众或随意泄密,这是对作者人格的尊重和保护,也是服务作者的体现。目前使用该系统需要各编辑部建立文思慧达论文检测系统使用账号,签订相关保密协议,仅限于科技期刊编辑部内部审稿检测。

3、建议使用文思慧达论文查重系统时充分发挥编辑的主动性

利用文思慧达论文检测系统查询检测,单纯依赖其结果决定稿件的取舍是不科学的。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在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验方案或操作环节上的很小改进,或者对已有研究方法的小的突破或创新,均可形成学术观点,写出文章。在需要他人的研究方法、试验原理、试验步骤、研究成果作佐证时,不能照抄他人论文的表述,而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并规范著录参考文献。一般而言,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60%集中在引言,检测时编辑要从学术的角度审视全文,找出作者的核心工作和主要创新点,文字雷同与否,是否可能构成侵权,一定要仔细分辨。

需要分清3种情形:一是若作者不作引证说明就有可能被误会为是其原创的较新颖或前沿的观点,即使检测显示没有文字雷同,也应判别为学术不端;对于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常识,如在提及进化论时,别人不会产生观点归属的误解,即可不加引证说明。二是对那些非常格式化的表述,例如对实验材料和方法的描述,不同作者书写形式类似甚至相同,即使文字雷同也不应判为剽窃。三是科普、综述文章与学术论文应区别对待。科普文章介绍他人成果时即使不作引证说明,也不会引起归属误会;因此,可不注明观点的出处。综述文章一般是在介绍或综述现有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和进展,应注明出处,引证相对会多些,雷同比例可以高些。

对于不当署名,一篇文稿与多篇比对库文献的同一内容雷同、文稿抄袭比对库外的专著、产品使用手册等,知网论文检测系统并不能客观、准确地显示。如笔者初审某篇学术观点较新、行文也很规范的论文时,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并结合作者的科研能力判断其有抄袭嫌疑,但知网论文检测系统检测显示没有任何雷同,后利用百度搜索发现,该文是将某一新产品的英文使用手册翻译套用而来,但比对数据库无此文献,当然也检测不出。此外,在发表前和发表未上网的真空时段的抄袭剽窃,文思慧达论文检测系统也无法检测,需要编辑在初审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核查,必要时应请作者说明自己的研究与别人成果的不同处及创新点等,连同检测结果送请专家进行审定。

4、建议警惕文思慧达论文检测系统带来的负面效应

《中国青年报》就高校引进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反抄袭对网民调查的结果显示:有77.01%的网民不相信仅仅靠检测系统就能杜绝造假。有人担心系统全面推广会成为人肉搜索和互相倾轧的工具;有人认为为防止造假而制造专门的学术“测谎仪”是学术界的悲哀;还有相当比例的人担心越检测造假越精明。含义相同的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句型表述,这给界定是否抄袭带来难度。系统进行的是受程序控制的机械比对,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目前,网络上代写代发论文的服务广告依然存在,同时规避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的服务广告也应运而生。已有人提到对付该软件的方法,例如将要copy的文字用google译成英文,然后再自己译成中文,大意相同,但各自的翻译各不相同,与原文拉开了相似度,软件即无法识别;还有人试着将相似度很高的文章加以处理,如颠倒叙述的顺序、改变句式的类型,替换措词表述等,即使文章主体结构照搬原文,检测结果显示,文字复制比也可大大降低。如此规避检测,造假依然存在,只是更为精明或隐蔽。

学术不端文献的检测查询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为尽量避免负面影响,文思慧达论文检测系统目前仅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和管理机构中进行试点推广。系统开发者要求编辑部建立文思慧达论文检测系统使用账号,签订相关保密协议,编辑部只能检测自己编辑部的投稿,判断是否有抄袭他刊的行为,而他人是否抄袭本编辑部期刊,则无法查询。

5、结束语

追求科研诚信、防治学术腐败,历来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文思慧达论文检测系统能够成为期刊编辑初审的辅助工具,是把好科技期刊内容质量关、遏制学术不正之风的重要手段;但事物总是利弊共存的,检测系统在带来巨大应用价值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在使用中要充分发挥编辑的主动性,注意把握原则、正确使用。建议有关部门针对学术腐败的根本原因,出台建设性的制度和政策,从教育导向和评估机制改进上,对整个学术界的思想和品行进行整顿,尽快彻底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研究环境。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