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举行第二届博士论文答辩会及博士项目研讨会

  6月10日上午,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学院414会议室举行。答辩人孔海燕、刘若谷就博士论文《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论》和《低龄触法未成年人教育矫正研究》进行了个人陈述。答辩主席及答辩委员会成员针对答辩人的论文和陈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答辩人根据提问做出相应解释和回答。经过答辩委员会投票表决,两位博士生顺利通过答辩。

       本届答辩会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石中英担任答辩主席。答辩委员会委员包括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柳海民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张茂聪教授,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姚建龙教授,鲁东大学原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毕宪顺教授,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苏春景教授。答辩会由苏春景教授主持,答辩会开始前,苏春景教授介绍了博士项目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博士生导师简要介绍了两位博士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成绩及论文完成工作情况。

        6月10日下午“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建设研讨会(简称:博士项目研讨会)在教育科学学院414会议室举行。研讨会邀请石中英教授、柳海民教授、张茂聪教授、姚建龙教授指导博士项目建设,学院党政领导、博士生导师和部分教师参加了研讨会活动。

研讨会期间,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苏春景教授详细汇报了博士项目及教学学学科建设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与会专家认真听取汇报,详细查看材料,提出宝贵意见。专家认为,博士项目特色明显、成果丰硕,“三个三分之一”理念定位准确;下一步要进一步发挥“服务国家”和“特殊需求”优势,提高成果转化能力;完善博士人才培养相关制度,创新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促进学术队伍建设等。(教育科学学院 撰稿:魏雪峰 审核:苏春景)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