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性语言学学术论文案例

作者:程传杰  编辑整理:文思慧达论文查重系统

(同济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

本文以韩礼德的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为指导,具体分析了近两年的国际知名语言学期刊学术论

文信息性摘要,分析表明,语言学学术期刊文章的摘要中确实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

这些语法隐喻主要出现在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和词汇语法层面的隐喻化,语法隐喻大多数是通过名词化实现,在学术论文摘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性摘要;概念隐喻;功能

中图分类号:H 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11-0014-02

一、引言

韩礼德最早提出语法隐喻的概念,概念隐喻主要是想说明,用于表达概念功能的过程都可以隐喻化。语法隐喻就是语法单位从一个语法域向另一个语法域的转移使用。

(范文芳,2007)概念隐喻的实现过程可以描述为:一个过程隐喻为另一个过程(如物质过程转换为关系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如参与者、环境因子等)可互相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又可以从一个形式(如短语和词类等)隐喻为另一个形式。(胡壮麟,2000)

具体的表现就是在词汇语法层由“一致式”向“隐喻式”转化。

因此,在理解概念语法隐喻的概念时,必须明确“一致式”和“隐喻式”这对概念。

动词往往表达概念意义,意味着事情的发生,名词往往意味着实体—事物,两者典型地与感知世界相关。

这种表示意义“合乎自然”的方式,就是语法的一致式,相对应,表示意义“不合乎自然”的方式就是“隐喻式”。(韩礼德,1995)以概念隐喻中最为典型的名词化为例,表达概念的动词转化为表达事物的名词就是一致式向隐喻式转化的一种形式。

韩礼德指出,语法隐喻是分层级的,语法隐喻是对语义系统的隐喻性延展。

一致式和隐喻式在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都有表现形式和功能。

本文则着重从概念语法隐喻的角度研究国际著名语言学学术期刊论文中的信息性摘要,探究其中的语法隐喻现象。

二、研究方法

(一)语料的选取

根据摘要的功能,摘要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信息性摘要、说明性摘要、信息—说明性摘要。(Rosa Lores 2004)

信息性摘要是具有IMRD语步模式的摘要。本文研究采用的语料是从国际知名的语言学核心期刊上随机搜取2014、2015年的信息性摘要20篇,建立一个小型的语料库。

因为近两年的论文摘要不仅能够代表目前期刊的特点,也能反映最新文章的标准和趋向。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上文引言中提到的一致式和隐喻式的四种结构分类方法,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到的20篇语言学信息性英文摘要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

发现这些摘要中所用的概念隐喻,统计出四种结构在信息性摘要的概念隐喻中所占的比例,并通过对结构分析,进行特征和功能上的描写。

三、结果和讨论

(一)各种隐喻在摘要中的分布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这4种一致式向隐喻式转化的分类中,过程向性状和事物转化出现的次数最多为331例,占78.8%;性状向事物转化的有61例,占14.5%;再就是情景向过程、性状、事物的转化,有16例,占3.8%;在所有的摘要中出现最少的就是连接向情景、过程、性状、事物转化,仅有12例,占总数的2.9%。

下面对这几种从一致式向隐喻式转化的过程进行逐一分析:

1.从过程向性状、事物的转化。

在语义层上从过程向性状、事物的转化在词汇语法层上表现为动词词组转化为名词词组和形容词词组。在语义层从过程向事物的转化中,隐喻式为名词或名词词组,这些名词和名词词组主要通过动词派生或动词转类而形成.

(1)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wo corpora of instructor contributions to classroom discourse…

此例句中的analysis和contributions就分由表示概念过程的动词analyze和contribute派生转化而来。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在动词派生过程中,-tion,-ment,-lity,-ance等派生词缀最为常见。

(2)we investigated the use of epistemic modality in…

此句中的use为动词use转化而来。这些摘要中还有一些常见的转类名词有study,change等。

在语义层从过程向性状的转化中,隐喻式为形容词,此类形容词也主要是由两类构成:“动词+形容词词缀”或“V-ed和V-ing”。

(3)in order to determine how measurable information is managed…

(4)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a multimodal and genre-based analysisof a corpus of video filmed conference presentations.

(3) 中的measurable由动词measure加词缀-able转化为性状,(4)中的genre-based,video filmed由动词base和film转化为形容词词组,从过程变为性状。“V-ed和V-ing”这类形容词,一般作为前置形容词或后置形容词修饰其他成分。

2.从性状向事物的转化。

语义层从性状向事物的转化在词汇语法层上表现为从形容词词组向名词词组转化,这一现象在所有出现的语法隐喻中占的比例为14.5%,居于第二位。

这类隐喻式主要是由形容词派生成名词而来,没有发现由形容词转类为名词的隐喻式。

下面的例句中的priority就是由形容词prior派生而来。

(5)University instructors' priority lies in establish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ideas in the unfolding arguments of lectures.

3.从“情景”向“过程、性状、事物”的转化。

语义层从情景向过程、性状、事物的转化在词汇语法层上主要表现为由介词短语向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名词词组转化。

这一转化在所有隐喻中出现16例,占所有概念语法隐喻的3.8%。分析中发现,这些摘要中出现的此类转化基本上均为介词短语向形容词词组的转化。

(6)Early starters in instructional settings achieve the same kind of long-termadvantage as learners in naturalistic settings.

此例句中的隐喻式instructional可以由介词词组under instruction转化而来,隐喻式long-term可以由介词词组in a long term 转化而来。

4.从连接向情景、过程、性状、事物的转化。

语义层从连接向情景、过程、性状、事物的转化,在词汇语法层中主要表现为由连词词组向介词短语、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名词词组等的转化。

这类情况在摘要中并不多见,仅占所有概念语法隐喻的2.9%,这一类情况比较不容易识别。

下面例句中的隐喻式lead to可以看作是由连词so转化而来。

(7)which will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es to correct this defect…

所以(7)可以还原为people understand looseness from the study,so the measures to correct this defect will develop.

(二)语法隐喻在信息性摘要中的功能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性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中存在语法隐喻现象,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在摘要的词汇语法层面使用大量的名词化和形容词化的词语。它们在传递信息和语言组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增加信息密度。

概念隐喻可以压缩语义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压缩语篇空间,增加信息密度,再就是随着一致式转化为隐喻式,不仅是形式上的改变,还会有新的语义产生。本文重点在概念隐喻可以增加信息密度上。以概念隐喻中最显著的名词化为例,采用语法隐喻可以把“原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表达的概念语义通过一个小句完整地表达出来,从而使语篇的句数减少,但每句的信息量相对增大”。(董宏乐,1998)如:

(8)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d the occurrence of stress pattern alignment during peer interac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这句话中的study,occurrence 和interaction均采用了隐喻式,这句话显得简洁而又包含很大的信息量,若采用一致式,则需要出现多个小句:

(9)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d the how the stress pattern alignment occurred when the peer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a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对比这两个句子可以发现,采用隐喻式的the occurrence of stress pattern alignment以及during peer interaction 比一致式的how the stress pattern alignment occurred,和when the peer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要简洁。

同时这种名词化压缩出来的空间可以表达更多的内容,从而增加信息密度。

2.增加客观性。

从一致式转化为隐喻式,从而把表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或特征的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化或范畴化,把事物从动态范畴转化为静态范畴。

这就是可以让作者的观点显得“中性”和“客观”。

因为将及物性过程和小句的逻辑关系名词化以后可以让作者表达抽象观点或概念而避免涉及“施事”或与之相关的时间、地点等。

如:

(10)Other features underdiscussioninclude questions(how are you guys doing),voicing the audience,constructed dialogue,whispering,gestures,categorization etc.

这一例句涉及过程向事物的转化,其中discussion一词是采用了隐喻式,如果采用一致式,那么表述应该如下:

(11)I have discussed other features that include questions (how are you guys doing),voicing the audience,constructed dialogue,whispering,gestures,categorization etc.

通过对比这一对隐喻式和一致式,可以看出discuss一词隐喻式的使用,使得作者成功地避免了自己作为施事角色在句子中的出现,使自己的论文和研究显得客观。

3.衔接性功能。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两种语法隐喻的功能,概念隐喻,尤其是名词化在促进语篇连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名词化隐喻在英语语篇中的衔接功能要是通过建立“主位一述位”衔接而实现。(范文芳,1999)Dane提出三种主要的主位推进模式:简单线型、主位同一型和派生主位型主位推进模式。

(12)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dical RA writers mostly rely on lowandmedianvalues,andimplicitlysubjective,implicitlyobjective andexplicitlyobjectiveorientationsofepistemicmodality.

(13)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medical RA writers tend to make claims mainly in a tentative,reserved and objective way.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may help non-native medical RA writers to producemoreacceptablemedical RAs.

上面的例句中,(12) 句中the result showed that 后面的从句作为这句话的述位,成为下一句的主位,these findings,再后面的(13)句的主位the findings 与(12)句的主位these findings相同。

这一段的主位推进模式即为T1—R1 T2(=R1)—R2 T3(=T2)—R3。

其中的findings均为find 的隐喻式。

四、结语

本文以韩礼德开创的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最近两年的国际知名语言学期刊论文信息性摘要中出现的概念语法隐喻及其功能。

经过分析,发现在概念隐喻中,一致式下的“过程”和“性状”转化为隐喻式的情况在信息性摘要中最为常见,而且更多的是转换为隐喻式下的“事物”,意即名词化现象最为常见。

隐喻式在信息性论文中大量出现有其特定的功能,能够较大程度增加信息密度,增加学术的客观性,具有衔接性等功能。

摘要在学术论文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希望本文基于国际著名的语言学期刊论文摘要的研究能够对中国学习者的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来源网络,文思慧达论文查重系统全面升级,快来体验免费检测查重一次吧,不限字数,论文检测官网:http://www.80paper.com  准不准,试试就知道啦。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