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答辩通不过的博士学位论文?

■曹广福

很多人认为,现在没有答辩通不过的论文,这是误解。这些年,我每年都会遇到研究生论文答辩最终未能通过的案例。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一位数学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会,他的导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他没有因为专家们不认同学生的论文而袒护学生,而是要求学生认真修改,过关了再答辩。

老先生曾给答辩人提供了两个课题,我觉得很适合学生做,但答辩人最终没有采纳,自己选择了一个课题,不仅感觉逻辑有些混乱,而且有点不着边际。我针对他答辩中提供的一个例子——正弦定理的证明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现在就把我们当学生,不要当成答辩专家,请用你的精英化思想给我们展示一下怎么讲这个定理。”答辩人回答道:“按照大众化的教育方法,就是像课本那样让学生算,我是用面积法给出一种证明。”我没有直接反驳他,而是告诉他如果是我,我会怎么讲。

他在答辩中提到了概念教学,我追问道:“你觉得概念课教学的关键是什么?从思想性的角度需要注意什么?从认知的角度又需要注意什么?”他似乎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还告诉他:“其实对于做数学教育研究的人来说,积累很重要,如果你没有读过一定量的书,就算绞尽脑汁思考若干年也未必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来。建议你多读几本书,例如数学史、数学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等,甚至包括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等你读过这些书之后再来看你现在的论文,也许你会有新的认识,有一种要重新来过的冲动。”

最后专家征求老先生意见,他笑着说:“好好修改后再答辩吧。”其中,有位老师说出了积郁在我心中的话:“论文不仅要存放在学校的图书馆、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以及国家图书馆,还会放在网上,如果现在勉强让你通过不仅会害了你,也会毁了你导师的一世英名,你所在的学位点还有面临停牌的风险。”

不过,也有人质疑:“经过很多环节才能进入答辩,既然进入答辩了,说明前面各个环节都通过了,答辩不应该不通过。”

但是这样的逻辑是说不通的。博士生从入学到最后授位要经过笔试、面试、课程学习、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讨论班研讨、论文撰写、导师审查、通讯评审、论文预答辩、论文答辩、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学位委员会讨论等众多环节,从逻辑上讲,既然设了这么多环节,那就意味着论文在任何相关环节都可能被否。

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首先把好论文第一关,但很多事非常复杂,例如,一个人可以打着另一个人旗号招生,挂名导师其实不管事,实际指导的人有没有能力指导,有没有责任心指导,这些都要打问号,通常这些挂名招生的人都缘于自己不能独立招生,只好借别人的名头,他可能认真负责,但也可能另有所图。还有一些有资格独立招生的导师,却没有能力指导学生或者压根不管学生,更有甚者,他招学生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找劳工、捞资本,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仅学生可悲,学生所在的学位点更是面临着关门大吉的风险。

不过,在国内,学校与学校之间没有可比性,“985”高校由于整体师资力量相对较强,课程设置相对更合理,课程的深浅更合适,尤其是导师的整体学术素养与水平更高。所以经过导师把关后的博士论文进入答辩环节不通过的概率很小并不奇怪。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